WilliamHill中文作为全国最具汽车学科特色的高等学府,秉承民族汽车基因,坚持扎根汽车产业,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专业融合、学业贯穿、创业引领、就业促进紧密结合,构建了“一套贯穿学业的高融合课程体系、一支引领创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一种融入专业的高水平竞赛模式、一个对接产业的高质量转化基地、一个促进就业的高层次孵化平台”的特色双创育人体系。实现了创新创业与育人实践联动,与产业发展联动,与社会服务联动,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推进贯穿学业的汽车特色高融合课程育人体系
学校注重将竞赛、课程体系建设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相结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课一体”。深度融合汽车学科特色,开设《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导论》《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设计》《汽车CAD创新设计实训》《往复小车创新设计实训》等专创融合课程和实训。结合汽车产业发展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和汽车企业的深度合作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构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融合课程”三层递进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断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塑造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办“创新创业管理”微专业,整合优质项目、导师和团队资源,逐步形成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交叉为特征、以师生共创为动力、以平台竞赛为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有机体。近五年,学校获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40项,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41篇,获批专利84项。

二、培育引领创业的高素质产业特色人才队伍
学校面向汽车行业、企业专家,着力构建了一支规模达265人的“双师型”导师团队,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与实战保障。校内导师80%以上具备高级职称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吸纳汽车企业高管、创业校友及投资人,形成“高校教师+产业专家+投资人”三元融合的导师架构。通过定期举办“导师训练营”,推动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等机制,持续提升导师队伍的指导效能与产业适配度,促进理论教学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增强了导师团队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协同指导与生态赋能作用。
三、打造一专多特的汽车特色专业赛事育人体系
学校坚持以学科竞赛为抓手,瞄准国家汽车发展战略,聚焦地方发展,对标产业需求,充分利用各类竞赛,培养“能动手”“敢创新”“善协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深化产教融合赋能。实施“一学院一品牌、一专业多赛事、一导师一团队、一学生一团队”学科竞赛建设工程,建成9个“汽车特色鲜明”、覆盖所有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梦想工作坊。着力打造以大学生方程式汽车系列大赛为重点,智能车大赛、汽车造型设计大赛等为特色的“汽车特色”系列学科竞赛项目。近五年,学校获得各类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省级以上奖励3028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316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系列赛中获得国家级金奖(一等奖)2项、银奖2项、铜奖16项。学科竞赛排名连续六年进入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排行榜300强。

东风HUAT车队、飞翼巴哈越野车队打破专业壁垒,汇集20余个专业数百名学生,围绕赛车设计、制造、测试等领域开展科研教学活动,培养了一大批能够在赛车设计制造、车辆成本控制和研发、汽车整车调试等领域开展工作的复合型应用研究型人才。学校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中获得3次全国总冠军,近五年获得全国一等奖7项。车队先后受邀亮相中央电视台《魅力中国城》《极客出发》,湖北卫视《荆楚有好物》等节目现场,2025年荣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

四、建立一个政产学支持的赛创融合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团队项目的高质量发展,以科技为支撑的“教师领创、学生跟创、校企联创”机制,通过对接政府、企业和投资机构,推动师生共创项目实现成果转化。竞赛项目“汽车用铝合金高频焊管制造技术及装备”获多项省级以上奖励,2019年入选湖北省科技厅揭榜制项目,与企业签订1470万元产学研项目合同。项目指导老师梅建伟教授带领毕业生创办企业,年销售额700余万元,吸纳毕业生200余人。黄海波教授师生共创项目“基于解耦算法和频率自适应技术的金属感应加热解决方案”获得第四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冠军,辅导研究生成立科技公司,研发产品在东风汽车等企业推广应用,实现技术收入1000余万元。这是学校强化“专创融合、科创融合、产创融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典型成果,实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做中学、学中练、练中进、进中成”的良性循环格局。

五、建设一个赛创融合的高水平创业就业平台
学校以服务湖北“支点建设”为己任,切实发挥高校智力、人才、科技优势,服务地方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坚持内引外联,结合布局产学研基地、促进产教融合、加强区域创新创业合作等多种举措,提出“引企入校”和“引校入企”共建创新威廉希尔平台。校内投入1.4亿元建设智能制造和智能汽车产教融合大楼,建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梦工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配套场所,打造一套从创意萌芽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生态,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了从“种子期”到“收获期”的全方位护航。校外投入3000万元沿湖北汽车走廊建设新工科、新商科实践和创新创业孵化园。
近年来,学校获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创新创业学院”等多项荣誉。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2018年入选“高校创业社团百强”,2021年入选全国“高校十佳创业社团”,2025年入选全国“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

学校为汽车行业相关领域培养11万余名高校毕业生,遍布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汽车企业,为汽车经济不断融入新鲜血液。同时,学校大学生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创业活力竞相迸发,创业成果大量涌现,校友创业企业至今累计超700家,带动就业超万人,形成了独具“汽车”特色的校内外创新威廉希尔基地。